行業動態
政策大反轉,主推清潔煤供暖!發改委發布意見解決煤改氣爛攤子
來源: Dr-natural-gas
2019年7月3日,國家發改委發布征求《關于解決“煤改氣”“煤改電”等清潔供暖推進過程中有關問題的通知》意見的函。
該函件主要是針對“煤改氣”、“煤改電”等清潔供暖推進過程中出現的典型共性問題提出解決應對辦法。
去年底推送的前文《人間不值得,轟轟烈烈的農村煤改氣值得嗎?》曾經詳述過大規模推進農村居民煤改氣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和隱患:
真的是人間不值得,居民煤改氣更不值得!
在煤改氣兩年過后,煤改氣留下的一地雞毛爛攤子終于要從頭開始收拾了。
不同于以往在一刀切煤改氣之后提出的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原則,此次發改委意見突然政策來了個180度大調整,開始提出重點發展清潔煤供暖和生物質能供暖,這一政策的重大轉變一方面應該是迫于目前在煤改氣煤改電過程中引發的氣荒、安全事故、補貼難到位、居民用不起等各種問題壓力,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迫于煤改氣后中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急劇上升引起的能源安全顧慮,當然最重要也是從民眾實際采暖需求出發,體現以民生為重的政策出發點。
一、拓展多種清潔供暖方式,主推清潔煤、生物質供暖
函件第六條要求:因地制宜拓展多種清潔供暖方式,保障清潔供暖均衡發展。在城鎮地區,重點發展清潔燃煤集中供暖,提升城鎮及周邊地區的清潔燃煤集中供暖面積。在農村地區,重點發展生物質能供暖,同時解決大量農林廢棄物直接燃燒引起的環境問題。
這條對于原先煤改氣、煤改電政策恐怕是革命性的。
決策者們終于意識到了一刀切存在的問題,這一條改變便是針對于目前天然氣供暖推進過程中出現的天然氣保供和農村用氣安全問題而改變的。
簡單來說,中國富煤少氣,最經濟最便捷最安全肯定是用煤炭供暖,相對于散煤分戶式采暖,以清潔煤集中鍋爐供暖或熱電聯產式供暖在經濟性和環保性方面是最折中有效的辦法。
而在農村地區,簡直一言難盡,讓人均年收入幾千元的農民花一年的積蓄用于冬天采暖肯定是不合適的,最便捷最經濟的肯定是農林廢棄物了,但這個也不可避免的存在污染問題,所以這里提到了以生物質能來解決農村供暖,換了一個更為洋氣的說法,但這個生物質能究竟范圍包含哪些,如何實施如何監管在文中未提及,這個恐怕需要更加詳細的研究和論證,中國農民真的傷不起,別再折騰了。
另外,函件也要求在新的清潔供暖設施落實能源供應、安全穩定運行之前,決不允許拆除原有供暖設施,對仍需使用煤炭采暖的用戶,切實做好潔凈煤供應保障工作。對于偏遠山區等暫不能通過清潔供暖替代散煤供暖的,重點利用潔凈煤+節能環保灶具等方式替代散燒煤。
二、建立完善清潔取暖長效支持機制
這一條簡單來說是如何能夠讓居民能夠用得起清潔采暖。
在天然氣方面,主要是優化完善煤改氣門站價格政策,靈活運用市場化交易機制,確保民生用氣門站價格總體穩定。
函件還要求各省市要抓緊研究制定補貼到期后持續推進清潔供暖的政策方案,7月底前要報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
前文提過天然氣采暖生來是奢侈品,農村居民根本難以承受,前期政策而言,主要是通過政府氣價補貼、上游氣價讓利、城燃企業承擔部分等形式來推動居民采暖。目前來看,居民散煤復燃率已經超過30%,部分地區估計更高。而從文件表述上來看,中央政府的補貼今后肯定是沒有的了,估計地方政府也難以保證每年掏出大筆的錢補貼氣價,剩下的就是中石油中石化等上游單位和終端城燃企業了,讓企業年年虧損經營更是無稽之談,從這個角度來看,留給各省市制定長效機制的選擇恐怕不多,考慮各地決策者水平的時候到了。
以目前的形勢來看,如果補貼政策無法持續,部分已改造完的農村地區回歸到潔凈煤采暖恐怕是必然。
三、規范招投標機制,保障燃氣壁掛爐、電暖氣等供暖產品質量
在國家政策補貼的刺激下,大批劣質各種品牌的壁掛爐等采暖設備涌入農村。
正常進口壁掛爐可能過萬,而國產品牌壁掛爐也至少需要5000元以上,但在煤改氣過程中可以見到低至2000多甚至1000多的壁掛爐,這種胡亂拼裝的玩意成本估計就幾百塊,天然氣本來就是易燃易爆,不合格燃氣產品使用安全隱患極高,一旦出現問題后果不堪設想。
這一條便是針對上述問題,要求在招標過程中,嚴把質量關、避免使用質量不合格、存在安全隱患的產品,保障用戶取暖安全和效果。
總的來說,這次政策的重大調整,看起來是無奈之選,但在無奈中還是帶著幾分人情味。
唉,還是點個贊吧。
------------
原創延伸閱讀:
1、人間不值得,轟轟烈烈的農村煤改氣值得嗎?
(余下為意見正文)